顯示具有 清洪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清洪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

《山居詩》石屋‧清洪禪師 著 (2)

『菴住霞峰最上頭。巖崖巇嶮少人遊。
    擔柴出市青苔滑。負米登山白汗流。
    口體無厭宜節儉。光陰有限莫貪求。
       老僧不是閒忉怛。只要諸人放下休。』
『嘯月眠雲二十年。自憐衰老見時艱。
    烏來索飯生臺立。僧去化糧空鉢還。
    鰕蜆人爭撈白水。钁鉏我且斸青山。
       黃精食盡松花在。不著閒愁方寸間。』
『幽居自與世相分。苔厚林深草木薰。
    山色雨晴常得見。市聲朝暮罕曾聞。
    煑茶瓦竈燒黃葉。補衲巖臺剪白雲。
        人壽希逢年滿百。利名何苦競趨奔。』
『入得山來便學呆。尋常有口懶能開。
    他非莫與他分辨。自過應須自剪裁。
    瓦竈通紅茶已熟。紙窓生白月初來。
        古今誰解輕浮世。獨許嚴陵坐釣臺。』
『溪淺泉清見石沙。屋頭無角寄藤蘿。
    夜深月下長猿嘯。苔厚巖前少客過。
    庭竹欹斜春雪重。嶺梅消瘦夜寒多。
        寥寥此道非今古。徒把甎來石上磨。』

《山居詩》石屋‧清洪禪師 著 (1)

『動則乖真靜則差。非思量處更誵訛。
    無心未合祖師意。有念盡為煩惱魔。
    矮屋朝陽寒氣少。踈籬種菊晚香多。
       白雲曳曳方拖練。又被風吹過綠蘿。』
『松下雙扉冷不扃。一龕金像照青燈。
    眠雲野鹿驚回夢。落澗獼猴墜折藤。
    得意看山山轉好。無心合道道相應。
        多時不向門前去。蘚葉苔花積幾層。』
『三十餘年住崦西。钁頭邊事不吾欺。
    一園春色熟茶笋。數樹秋風老栗梨。
    山頂月明長嘯夜。水邊雲煖獨行時。
        舊交多在名場裏。竹戶長開待阿誰。』
『翠竇丹崖列四傍。茅菴恰好在中央。
    一身布衲衣裳煖。百念消融歲月忘。
    石瘦種來蒲葉細。土深迸出笋芽長。
        有時夜半聞鐘磬。知有招提在下方。』
『莫謂山居便自由。年無一日不懷憂。
    竹邊婆子長偷笋。麥裏兒童故放牛。
    栗蟥地蠶傷菜甲。野猪山鼠食禾頭。
       施為便有不如意。只得消歸自己休。』

《山居詩》石屋‧清洪禪師 著

石屋‧清洪禪師:『余山林多暇。瞌睡之餘。偶成偈語自娛。紙墨少便不欲紀之。雲衲禪人請書。蓋欲知我山中趣向。於是。靜思隨意走筆。不覺盈帙。故掩而歸之。復囑慎勿以此為歌詠之助。當須參意。則有激焉。』
『吾家住在霅溪西。水滿天湖月滿溪。
    未到盡驚山險峻。曾來方識路高低。
    蝸涎素壁粘枯。虎過新蹄印雨泥。
        閒閉柴門春晝永。青桐花發胡啼。』

『柴門雖設未關。閒看幽禽自往還。
    尺壁易求千丈石。黃金難買一生閒。
    雪消曉嶂聞寒瀑。葉落秋林見遠山。
        古煙消清晝永。是非不到白雲間。』
『荒塚纍纍沒野蒿。昔人未葬盡金腰。
    有求莫若無求好。進步何如退步高。
    貪餌金鱗終落釜。出籠靈翮便冲霄。
        山翁不管紅塵事。自種青麻織布袍。』
『紙窓竹屋槿籬笆。客到蒿湯便當茶。
    多見清貧長快樂。少聞濁富不驕奢。
    看經移案就明月。供佛簪瓶折野花。
        盡說上方兜率好。如何及得老僧家。』
『道在人弘孰可憑。發言須與行相應。
    貪心似海何時足。妄念如苗逐日增。
    幾樹梅花清處士。一園芋子樂閒僧。
        而今隨例菴居者。見道忘山似不曾。』

《山居詩》石屋‧清洪禪師 著 (3)

『白髮禪翁久住菴。衲衣風捲破襤毿。
    溪邊掃葉供爐竈。霜後苦茆覆橘柑。
    本有天真非造化。現成公案不須參。
        豁開戶牗當軒坐。盡日看山不下簾。』
『臥雲深處不朝天。只在重巖野水邊。
    竹榻夢回窓有月。砂鍋粥熟竈無煙。
    萬緣歇盡非除遣。一性圓明本自然。
        湛若虗空常不動。任他滄海變桑田。』
   
『岳頂禪房枕石臺。白雲飛去又飛來。
    門前瀑布懸空落。屋後山巒起浪堆。
    素壁淡描三世佛。瓦瓶香浸一枝梅。
        下方田地雖平坦。難及山家無點埃。』
『大道從來無盛衰。未明大道著便宜。
    聖賢隱伏當斯世。邪法流行在此時。
    痛策諸根休自縱。常存正念莫他為。
        人身一失袈裟下。萬劫千生不復追。』
『破屋蕭蕭枕石臺。柴門白日為誰開。
    名場成隊挨身入。古路無人跨脚來。
    深夜雪寒唯火伴。五更霜冷只猿哀。
        袈裟零落難縫補。收捲雲霞自剪裁。』

《山居詩》石屋‧清洪禪師 著 (4)

『人壽相分一百年。有誰能得百年全。
    危如茅草郎當屋。險似風波破漏船。
    流俗沙門真可惜。貪名師德更堪憐。
        寥寥世道今非昔。日把柴門緊閉關。』
『綠霧紅霞竹徑深。一菴終日冷沉沉。
    等閒放下便無事。著意看來還有心。
    古鏡未磨含萬象。洪鐘纔扣發圓音。
        本源自性天真佛。非色非空非古今。』
『優游靜坐野僧家。飲啄隨緣度歲華。
    翠竹黃花閒意思。白雲流水淡生涯。
    石頭莫認山中虎。弓影休疑盞裏蛇。
        林下不知塵世事。夕陽長見送歸鴉。』
『滿頭白髮瘦稜層。日用生涯事事能。
    木臼秋分舂白术。竹筐春半曬朱藤。
    黃精就買山前客。紫菜長需海外僧。
        誰道新年七十七。開池栽藕種茭菱。』
『卜得重巖遠市朝。柴門半掩草蕭蕭。
    是誰白髮貧無諂。那箇朱門富不驕。
    急債莫於寬裏做。妄情須是靜中消。
        白雲也道青山好。夜夜飛來伴寂寥。』

《山居詩》石屋‧清洪禪師 著 (5)

『風檣來往塞官塘。站馬如飛日夜忙。
    冐寵貪榮謀仕宦。貪生重利作經商。
    人間富貴一時樂。地獄辛酸萬刧長。
        古往今來無藥治。如何不早去修行。』
『入此門來學此宗。切須仔細要推窮。
    清虗體寂理猶在。忖度心忘境自空。
    樹挂殘雲成片白。山銜落日半邊紅。
        是風動耶是幡動。不是幡兮不是風。』
『客愛幽閒到竹籬。逢仰應恕禮全虧。
    滿頭白髮髼鬆聚。一頂袈裟撩亂披。
    黃葉火殘終夜後。青猿聲斷五更時。
        擁衾相對蒲團坐。各自忘言契此機。』
『百歲光陰過隙駒。幾人於此審思惟。
    己躬下事未明白。生死岸頭真嶮巇。
    衲定線行嬌婦淚。飯香玉粒老農脂。
        莫言施受無因果。因在果成終有時。』
『自入山來萬慮澄。平懷一種任騰騰。
    庭前樹色秋來減。檻外泉聲雨後增。
    挑薺煑茶延野客。買盆移菊送鄰僧。
        錦衣玉食公卿子。不及山僧有此情。』

《山居詩》石屋‧清洪禪師 著 (7)

『我本禪宗不會禪。甘休林下度餘年。
    鶉衣百結通身挂。竹篾三條驀肚纏。
    山色溪光明祖意。鳥啼花笑悟機緣。
        有時獨上臺磐石。午夜無雲月一天。』
『四十餘年獨隱居。不知塵世幾榮枯。
    夜爐助煖燒松葉。午鉢充饑摘野蔬。
    坐石看雲閒意思。朝陽補衲靜工夫。
        有人問我西來意。盡把家私說向渠。』
『蠆尾狼心滿世間。爭先各自使機關。
    百年能得幾回笑。一日曾無頃刻閒。
    車覆有誰知改轍。禍來無地著羞慚。
        老僧不是多饒舌。要與諸人揭蓋纏。』
『烏兔奔忙不暫停。巖居忽爾到頺齡。
    氷邊行道影偏瘦。松下看山眸轉青。
    紅葉旋收供瓦竈。黃花時採插銅瓶。
        勞生好飲利名酒。昏醉無由喚得醒。』
『茅屋青山綠水邊。往來年久自相便。
    數株紅白桃李樹。一片青黃菜麥田。
    竹榻夜移聽雨坐。紙窗晴啟看雲眠。
        人生無出清閒好。得到清閒豈偶然。』

《山居詩》石屋‧清洪禪師 著 (6)

『是身壽命若浮漚。只好挨排過了休。
    事欲稱情常不足。人能退步便無憂。
    衰榮可踰花開落。聚散還同雲去留。
        我已久忘塵世念。頹然終日倚岑樓。』
『自覺從前世念輕。老來任運樂閒情。
    芒鞋竹杖春三月。紙帳梅花夢五更。
    求佛求仙全妄想。無憂無慮即修行。
        松風昨夜熾然說。自是聾人不肯聽。』
『逐日挨排過了休。明朝何必預先憂。
    死生老病難期約。富貴功名不久留。
    湖上朱門縈蔓草。澗邊遊徑變荒丘。
        所言皆是目前事。只是無人肯轉頭。』
『白髮頭陀老病侵。住來茅屋幾年深。
    消磨本有凡情執。析蕩今從聖量心。
    百鳥不來山寂寂。萬松長在碧沉沉。
        分明空刧那邊事。一道神光自古今。』
『競利奔名何足誇。清閒獨許野僧家。
    心田不長無明草。覺苑長開智慧華。
    黃土坡邊多蕨笋。青苔地上少塵沙。
        我年三十餘來此。幾度晴窓映落霞。』

《山居詩》石屋‧清洪禪師 著 (8)

『古人為道入山中。日用工夫在己躬。
    添石墜腰舂白米。擕鉏帶雨種青松。
    擔泥拽石何妨道。運水搬柴好用功。
        軃懶借衣求食者。莫來相伴老禪翁。』
『萬物生成感宿根。己長彼短不須論。
    一團猛火利名路。三尺寒氷佛祖門。
    草莽荊榛狐窟宅。雲霄蓬島鶴乾坤。
        滿頭白髮居巖谷。幾度凭欄到日曛。』
『巖居我本為修行。不許人知每自評。
    道性淳和餘習盡。覺心圓淨照功成。
    種松鉏菜一身健。補衲翻經兩眼明。
        世異事殊真好笑。避秦亦得隱山名。』
『歷遍乾坤沒處尋。偶然得住此山林。
    茅菴高插雲霄碧。蘚逕斜過竹樹深。
    人為利名驚寵辱。我因禪寂老光陰。
        蒼松恠石無人識。猶更將心去覔心。』
『年老心閒身亦閒。掃除一榻臥松間。
    巖扄幽寂自為喜。世路崎嶇人轉頑。
    風煖野禽聲瑣碎。日斜華藥影闌珊。
        藜羮粟飯家常有。不用持盂更下山。』

《山居詩》石屋‧清洪禪師 著 (9)

『清晨汲水啟柴門。看見天空四斂氛。
    黃獨火香思懶攢。碧桃花謝悟靈雲。
    林間猿鶴慣曾見。世上衰榮杳不聞。
        幾度坐來苔石煖。好山直看到斜曛。』
『白雲深處結茅廬。隨分生涯樂有餘。
    未死且留煨芊火。息機何必絕交書。
    湛然凝寂通三際。廓爾圓明褁十虗。
        菴內不知菴外事。幾番花落又還敷。』
『細把浮生物理推。輸贏難定一盤碁。
    僧居青嶂閒方好。人在紅塵老不知。
    風颺茶煙浮竹榻。水流花瓣落青池。
        如何三萬六千日。不放身心靜片時。』
『恁麼徹底恁麼去。放下從頭放下來。
    兩片唇皮堆白醭。一條古路長蒼苔。
    雲邊木馬飛如電。海底泥牛吼似雷。
        雪覆萬峯晴月夜。暗香春信到寒梅。』
『清貧長樂道人家。日用頭頭自偶諧。
    昨夜西風吹古木。天明滿地是乾柴。
    霞飄素煉粘丹壁。露滴真珠綴綠崖。
        活計從來隨現定。不勞辛苦去安排。』

《山居詩》石屋‧清洪禪師 著 (10)

『了了常知似不知。翛然如兀又如癡。
    旋乾倒嶽鎮長靜。一念萬年終不移。
    有耳聽聲風過樹。無心應物月臨池。
        休言我獨能明了。此事人人盡可為。』
『計拙慙虧應世才。聰明無分占癡呆。
    自言境物皆虗幻。誰解資財盡倘來。
    黃葉隨流閒去住。白雲橫谷謾徘徊。
        雙眸合却方纔好。為愛青山又放開。』
『圓顱方服作沙門。便見牟尼佛子孫。
    止惡防非調意馬。忘機息見制心猿。
    鍊魔道性真金淨。涵養靈源美玉溫。
        把手牽他行不得。為人自肯乃方親。』
『紅日東升夜落西。黃昏鐘了五更雞。
    乾坤老我一頭雪。歲月消磨百甕虀。
    借地栽松將作棟。喫桃吐核又成蹊。
        寄言世上傷弓羽。好向深山擇木棲。』
『法道寥寥不可模。一菴深隱是良圖。
    門前養竹高遮屋。石上分泉直到厨。
    猿抱子來崕果熟。鶴移巢去磵松枯。
        禪邊大有閑情緒。收拾乾柴向地爐。』
『浮世光陰有幾何。誰能挈挈又波波。
    厨空旋去尋黃獨。衲破方思剪綠荷。
    麈尾罷拈言語斷。佛經忘看蠧魚多。
       可憐身在袈裟下。趣境攀緣事似麻。』